全球连线|携手非洲
当然,国际收支不平衡仅仅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之一。
目前已有24个省818个县试点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而海南、浙江、湖北、吉林等地不同的省直管县改革思路,也为今后扩大改革覆盖面提供了借鉴,省直管县正在步入加速期。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占斌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中央今年部署推动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改革,著力加强培育县域经济。
据张占斌介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对818个县陆续进行了财政体制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约佔全国县级总数的四成,还有8个省份选择219个县进行了「强县扩权」,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有继续扩大和纵深推进的趋势。张占斌指出,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基础,县级政府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亦处在政权基础层面。另一方面,「市剥削县」的情况突出,市对于县上缴给省的财政收入以及省下拨给县的资金,往往从中截留。这一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建设发挥了促进作用,但现在却暴露了不少弊端。200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
一是在已经或正在形成区域经济中心的发达地区,如四大直辖市和几个副省级城市,可重点加大推进邻县「撤县建区」的力度。但地级市比县高的级别可保留。新加坡设计的这种住房体系,既很好地解决了国民的住房问题,也能有效避免房价的失控——其实,在这种大背景下,商品房的涨跌已经无关大局。
最近,这些人又集中火力开骂。因此,中国的住房市场是高度垄断下的畸形的机制,房价根本没有任何市场调节的土壤或者条件。开发商总是喜欢把过去低价拿的地,折算成现在的高地价核算成本,给人一种房地产开发企业微利的印象,这种移花接木之术实在太蹩脚了点。房价领先实体经济,在快速高涨声中复苏,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中国,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者,享受着高度垄断下的土地增值收益。房价高涨,成为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及腐败官员的盛宴,他们欢天喜地地豪饮着人民的鲜血。
倘若这些资金不被既得利益集团掠夺,中国的内需何以长期萎靡不振?可想而知,当这些巨额利润集中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手中的时候,对民众购买力的蚕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再比如,新加坡政府规定,占住户总数3%的富人由开发商提供住宅,收取很高的土地出让金,入住后收取高额物业税,而对占住户总数80%的中低收入者提供由政府控制户型和房价的房屋。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趋势。当上帝让一个集团疯狂的时候,以后会发生什么,那是上帝的事情。
房价上涨,意味着民众为了买房,不得不承受更大的成本——当然,这不仅仅是民众所承受的成本,同时,也是中国经济不得不承受的巨大成本。其中,高端市场,短短三个月上涨23.6%。统计显示,今年1-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4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5月份,75%的楼盘价格已经回到2007年水平。
立即像做贼被发现了似的,贼眉鼠眼、目光游离,像一个手淫过度的变态狂,一刻也不敢正视我,我一抬头,他眼光就快速躲闪开。商品房销售额15800亿元,同比增长53.0%。
我们知道,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我们至今未能找到新的增长点,民众的收入增长缓慢,加之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的消费能力是受到制约的。中国内需屡拉不起,中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远小于发达国家,也与此有关。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从2008年的低迷中迅速回暖。有些开发商近期为上半年的骄人业绩大摆庆功宴,奖金论袋子装,明星找最红的请,一次花费上亿元。我想问的是,一味沉浸在推高房价所营造的血腥的掠夺氛围中不能自拔,将把这个民族引向何处?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必然造成羁绊,而这种羁绊在当下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近日又有媒体披露,销售价格在8000-9000元/平方米的恒大御景半岛,楼面地价不过450元/平方米。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资料统计显示,北京6月商品房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米13302元,比今年1月份上涨了2864元,涨幅为27%。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恐慌心理去买房,其实是在快速消耗仅有的存量财富,这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对房价构成推动力,但长远呢?而且,许多炒房者买房既不是为了自住,也不是为了出租房屋,而是为了赚取差价,一旦对房价上涨的预期淡薄下去,而对房价即将深幅调整的预期上升,这些作为投机品存在的住房,就会被人汹涌地抛向市场,从而,使房价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凤凰卫视做节目的事情,我曾经见过他,他说我面熟,说我像某个人,凤凰卫视的人笑,我也一直微笑着不说话,后来他认出是我。进入专题: 房价 。
政府必须建造足够多的保障性住房,减轻民众的负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平抑房价。2009年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连续四个月上涨。
那些极端的市场主义者或者因一点蝇头小利被收买了的论者,拼命鼓吹的商品房市场化成果和所谓取消经济适用房的论调,有意或无意中当了既得利益集团残害民众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根基的帮凶。像中国这样,在房地产供应体系中,开发商一手遮天的情况,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
著名的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楼盘,据报道,其销售累计合同均价为每平方米14297元的楼盘,地价仅为604元/平方米,仅占到目前房价的4.2%,即使加上建筑成本,开发商所获利润也是以倍计算的半年前我在一篇专栏里这样写过的,现在读来,心脏还是乱跳不已。这么算一下,过去的7个月里,贷款新增总额约为6.3万亿元。第三,冲进股市,不过它是个赌场,生命安全自己保重。
第四,如果还没买房子,快点下手吧,迟了,就不快乐了。这样一来,我们老百姓的钱包就紧张了。
进入三月以来,原材料开始涨价,对此政学两界欢呼不已,在很多场合,这都被看成是经济回暖的重大指标。以今年的放贷规模计算,前5个月已经达到5.1万亿元,超过了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宣布的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的预算,超过的规模还是挺夸张的。
在金融危机和实体产业危机――特别是底特律的汽车业集体陷入泥潭之后,美联储现在的办法也是拼了命的向银行新发贷款,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是坐在直升飞机上向下洒美钞。进入专题: 通货膨胀 。
而各地的地产价格更是扶摇上青天,去年流拍的土地现在能够以翻番的价格成交,官员说起这些事情来自然是喜形于色,苦的人是谁,自己心里知道。当信心失效的时候,恐惧将会成为生产力。发钱的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食用油、水产品的价格也已经在悄然上涨。
更要命的是,新放出来的贷款都去了哪里呢?从现在的态势看,主要去了两个地方,一是喂了铁公基――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二是去了资本市场。如果硬要凑几条,如下:第一,最好的办法是大大的采购大米、猪肉和蔬菜,挖个地窖把它们藏起来,不过,你有那么大的地,也不用担心物价涨了。
第二,买黄金,保值是一定的,增值与否我不知道。而只有做企业的人知道自己的苦,一位正在长江商学院读书的纺织公司老板对我说,过去三个月,棉花涨了四成,有色金属中的铜已经从去年的2.2万元/吨涨到了4万元/吨,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却上不去,PPI还是一个负数,现在电要涨了,石油要涨了,优惠税收取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对他说,应该让教授们马上开课,告诉大家,如果中国经济在下半年出现通货滞胀,应该如何活下来。
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全世界似乎都在欢呼泡沫的生成,而没有人警告,这将是下一场灾害的开始。所以,吹起来的,很可能就是一个大大的泡沫。


华北空管局第二届“安康杯”职工篮球赛胜利闭幕


莱拉-阿里:梅威瑟的人品有些问题


喀什机场组织召开机场使用手册发放专题会议


图文:桑塔-克鲁兹举行公开训练


黑龙江空管气象台成功预报初雷


GGG推广人谈弗朗切及未来对手


内蒙古空管分局气象台完成雷雨换季培训工作


国有航企高管“被限薪”,春秋副总裁年薪居首


中国商飞与GE签订大数据合作总体框架协议


沃特斯-马里亚加赛后出拳统计
